提供服务须防止生成虚假信息,中国启动AIGC监管

发布时间:2023-04-12 22:09:03 【来源:虎嗅网】

  4月12日讯:全球科技巨头在AI大模型领域不断推出新品之际,中国监管部门的步伐正迎头赶上。

  4月11日,国家网信办发布《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(下称《管理办法》),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,截止日期为5月10日。

  如果《管理办法》获得通过,中国将正式开启对AIGC(人工智能生成式内容)的专门监管。

  根据国家网信办发布的通知,制定《管理办法》的目的是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。整体共分21条,涵盖内容监管、算法监管、数据监管等维度,其中内容安全条款占据篇幅最多。

  有知情人士向财经E法透露,《管理办法》自2022年下半年即开始酝酿,但ChatGPT在今年的火爆“出圈”加速了制定进程。

  这与全球主要法域的步伐一致。当地时间4月11日,美国商务部就ChatGPT等AI大模型监管措施公开征求意见,其中涉及存在潜在风险的新AI模型在发布前是否要走认证核准程序。根据财经E法此前文章(《意大利封禁加拿大调查,ChatGPT会面临新“禁令”吗?》),一些欧洲国家正采取针对ChatGPT的风险防控措施,欧盟成员也在提议磋商《人工智能法案》有关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条款。

  那么,《管理办法》的推出体现了哪些意图,释放了哪些信号,又会给产业界带来哪些影响?

  一、包含诸多“微迭代”内容

  随着中国市场上生成式人工智能玩家相继入局,监管时机也逐步成熟。

  《管理办法》第2条显示了适用范围和基本定义:适用于“研发、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,面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众提供服务的”;“生成式人工智能”,是指基于算法、模型、规则生成文本、图片、声音、视频、代码等内容的技术

  正如财经E法此前文章(《科技巨头抢占ChatGPT风口, 数据安全挑战不可掉以轻心》),今年1月,伴随微软宣布对研发了ChatGPT的OpenAI公司进行的一笔大额投资,ChatGPT爆火出圈,席卷全球。随后,由于ChatGPT上线两个月即达到上亿用户的规模,谷歌也迅速跟随发布类似ChatGPT的聊天机器人项目,带动了全球资本市场对这一领域的持续追捧。与此同时,ChatGPT已经开始冲击全球教育业,并可能带来法律、安全、伦理风险,甚至滋生犯罪。

  进入4月,中国互联网公司开始密集推出各自的AI大模型。目前已上线内测的产品除了百度的“文心一言”,还有阿里云的“通义千问”、 商汤科技的“日日新”等。

 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、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沈括指出,AIGC等新技术、新应用快速发展,在全社会引起了高度的、广泛的关注和突出的风险关切。他认为,《管理办法》是全球第一款“GPT法”。中国监管部门的介入是现实的,《管理办法》开始征求意见,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的信号,体现了提前研判、提前介入、提前监管的思路。有助于企业及早构建合规解决方案,提前布局必要的合规机制和工具,有效减少风险;同时也为国外参与者进入中国市场的合规运营提供了明确规范,有助于各方更好地理解中国的监管要求和核心价值诉求,及时调整和适配自身的产品和服务。

  吴沈括分析说,现阶段AIGC的中外监管思路的明显区别是,欧美各国侧重从数据安全、数据保护、数据治理的角度来介入和推动监管落地;中国则是一种综合治理的思路,强调权益保护、数据治理、内容治理等多个维度。

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数字经济与法律创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欣认为,在ChatGPT热潮带动下,未来的两三年,中国相关技术将会产生大突破,也会出现成熟的商业化应用落地。同时,生成式人工智能也会对互联网内容治理带来较大冲击。

  张欣注意到,《管理办法》体现了技术治理上“小而灵”的立法范式。张欣解释说,由于技术发展非常快,不一定要等所有基础条件成熟之后再立法,可以在制度设计上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、垂直领域的立法,从而实现新兴科技创新与治理的双轮驱动,避免治理的滞后性。

  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袁立志也认为,《管理办法》有不少“微迭代”的内容。

  袁立志举例说,《管理办法》规定了AIGC服务提供者承担内容生产者责任;服务提供者承担数据处理者责任——应当对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预训练数据、优化训练数据来源的合法性负责;限制数据使用要求——不得根据用户输入信息和使用情况进行画像;AIGC服务提供者承担应急处置义务——对于运行中发现、用户举报的违法违规生成内容,除采取内容过滤等措施外,还应在3个月内通过模型优化训练等方式防止再次生成。

  二、部分条款受关注

  虽然监管只涉及到“微迭代”,《管理办法》的部分条款仍引发关注。

  《管理办法》第4条第4项确立了内容真实性要求: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应当真实准确,采取措施防止生成虚假信息。

  “这项与AIGC固有属性可能存在一定冲突。”袁立志认为,防止虚假信息的重点不应在技术前端直接管死,而应着眼于应用层面,避免生成的虚假信息公开传播误导舆论。

  另外,内容责任设置上,《管理办法》仅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,但未涉及产品的使用者,袁立志认为,这意味着合规责任主要由平台承担。

  《管理办法》虽重在监管,但第三条显著凸显鼓励AIGC行业发展的态度:国家支持人工智能算法、框架等基础技术的自主创新、推广应用、国际合作,鼓励优先采用安全可信的软件、工具、计算和数据资源。

 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游云庭认为,AIGC产业涉及国家竞争力,出台监管办法,是为了应对可能产生的问题,给产业一个引导方向,不代表要把这个产业管死

  为何内容监管条款占据篇幅最多?

  袁立志表示,着重强调内容安全,有两方面因素: 一方面,AIGC本身是一款重内容的技术,无论中外,内容合规都是AIGC 监管的重点。另一方面,还与中国一向重视网络内容安全相关。

  财经E法注意到,《管理办法》不少条款都可以在《网络安全法》《数据保护法》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《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》《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》等法律法规中找到出处。

  比如,《管理办法》第9条明确了用户实名制要求,上位法为《网络安全法》第24条;第16条要求服务提供者对生成的图片、视频等内容进行标识,依据是《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》第16至18条。

  此外,《管理办法》还写入多个算法公平条款。《管理办法》第4条规定,在算法设计、训练数据选择、模型生成和优化、提供服务等过程中,采取措施防止出现种族、民族、信仰、国别、地域、性别、年龄、职业等歧视;第21条再次明确,AIGC服务提供者不得根据用户的种族、国别、性别等进行带有歧视性的内容生成。

  张欣表示,以往,中国在算法及人工智能相关立法中对于“算法公平”的强调偏弱。2022年3月1日起施行的《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》,在征求意见稿阶段曾经包含以下表述:“不得设置歧视性或者偏见性用户标签。”但最终版本删除了这一表述。

  此前,已有金融领域行业协会发布针对ChatGPT等工具的倡议行动。

  4月10日,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明确指出,“ChatGPT这类智能化工具已经暴露出跨境数据泄露等风险。”并发出“谨慎使用ChatGPT等工具”的倡议,该倡议强调支付行业从业人员要提高思想认识,依法依规使用ChatGPT等智能化工具,正确认识相关工具的机遇和风险,全面评估使用ChatGPT等工具处理工作内容的风险;倡议支付行业从业人员在使用ChatGPT等工具时,要严格遵守国家及行业相关法律法规要求,不上传国家及金融行业涉密文件及数据、不上传非公开的资料及数据、客户资料、支付清算基础设施或系统的核心代码等内容;倡议各会员单位要进一步健全信息安全内控管理制度,开展有针对性的数据风险防控工作,加强宣传和引导,提升员工的风险防范和数据保护意识,切实维护国家金融及支付行业安全。

培训贷”引发争议背后是部分培训机构,馅饼还是陷阱
快递新规:禁止“快递单”显示完整个人信息
逆转衰老声势与日俱增,有几分现实可能
“盆景式育儿”像一个修剪完美的盆景,看起来一切都好却没有自己的样子
主品牌老化消退,七匹狼一直在面对库存高企的问题
中科环保营收净利双增,行业特殊且透明难有概念加持
现实版“头号玩家”来了,AI进击视觉特效
热门的旅游景区民宿价格普遍翻,部分景区的五一民宿价格更是翻了5倍或以上
[ 最新资讯 ]

提供服务须防止生成虚假信息,中国启动AIGC监管

  4月12日讯:全球科技巨头在AI大模型领域不断推出新品之际,中国监管部门的步伐正迎头赶上。  4月11日,国家网信办发布《生成式人工智 ...

昔日股基冠军被罚,监管追查“老鼠仓”十年不晚

  4月12日讯:近日,证监会发布了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书,取消原富国基金行业研究员、基金经理汪鸣的基金从业资格。  老基民对汪鸣的名字 ...

15家踩雷房企困境难解,巨额罚款纷纷袭来

  4月12日讯:近日信用中国平台显示,中植系旗下中植汽车安徽有限公司(下称中植汽车安徽)因未按规定依法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,被国家税 ...

BISELENA贝茜妮 X娜扎 | 2023秋新品发布会,主题:我,即是我

  2023年4月7日,以我,即是我为主题的BISELENA贝茜妮23秋新品发布会,于杭州新天地太阳剧场正式启幕。品牌创始人兼品牌主理人周小姐,以 ...

小米商城米家尼龙偏光太阳镜上架,适合在驾驶、出游、露营、垂钓等场景使用

  4 月 11 日讯:小米商城上架了米家尼龙偏光太阳镜活动,新品到手价 189 元,零售价 199 元。该太阳镜采用飞行员款型,镜片阻隔 ...

不入耳、更舒适、更小巧,韶音OpenFit舒适圈耳机

  4月11日讯:运动健身时,大家都喜欢戴上耳机,伴随里面播放的音乐,感觉运动时更加有动力。基于对运动人群的深度洞察,近年来韶音的骨 ...